当国内物流机器人玩家高举出海大旗,争夺海外市场份额时,海外起家的炬星科技则转回国内持续深耕。在5月8日举行的LogiMAT China 2024展会上,炬星科技发布了轻量举升型AMR新品FlexLifter,并展示了主要面向场内物流,支持“人车混厂”的全新托盘搬运组合解决方案。新品与解决方案瞄准了哪些市场痛点?AMR企业如何在当今市场环境下良性发展? 火到万人空巷的AI技术会对AMR市场产生冲击吗?
瞄准轻量举升型AMR细分赛道
物流领域“出道即顶流”的移动机器人大类(AGV/AMR)从2015年至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43.18%[1]。在行业近十年的蓬勃发展中,AMR产品形态也高速迭代:从最初单一的类KIVA机器人,逐渐发展出潜伏AMR、轮式AMR、复合AMR、拣选AMR、叉车式AMR等诸多子类,用以满足不同的物料搬运存储需求及应用场景。物流机器人企业曾一度受到资本热捧,但随着行业整体发展放缓,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攀升,呈现出国内国外都“卷”成一锅粥的局面。
如硅谷风投人马克·安德森所言,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是“唯一重要的事”。想要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,对于蓝海市场的挖掘很重要,但将市场与产品适配的重要程度更甚。据炬星科技创始人兼CEO蒋超介绍,在此次新品发布之前,炬星科技已经前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国内市场调研,力图找到新的PMF。目前场内物流领域,1吨以上的举升作业需求基本由叉车占据,1吨以下的需求则因为“地堆有点浪费存储空间,但买叉车又有点划不来”的尴尬原因仍未被满足,新品FlexLifter则是围绕轻量举升作业(200千克-1吨)这一需求开发的。
此次上新是炬星科技“进军”场内物流自动化领域的尝试。据介绍,新品FlexLifter外型类似叉车,最大负载1吨,举升可达3米,可灵活对接2-3层的横梁货架,兼容多种类型和尺寸托盘。在炬星科技自研多智能体协作平台FlexGalaxy.AI统一调度下,FlexLifter具备更丰富的感知能力和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,可与其大载重搬运机器人FlexPorter·大力士DO配合作业,形成覆盖原料入库、货架上存取、搬运场景环节全自动化的场内物流解决方案。
全新托盘搬运解决方案
助力场内物流自动化
早在去年的采访中,蒋超就已经表达出对空白市场需求采取“一机一用”方式应对的不认同。因此,炬星科技每一款产品在设计时就秉承着不能单纯只造硬件,要以软件和智能为核心,驱动机器人“一机多用”的产品研发逻辑。
此次发布的新品和解决方案自然也是如此。新品FlexLifter是对Deck loader型机器人的扩展,在原有机型满足水平搬运需求的前提下,增加了垂直维度的举升作业功能。托盘搬运解决方案并非面向某一具体行业,而是面向工业制造的内部物流场景开发的:整套方案由炬星科技自研的FlexGalaxy.AI进行统一调度,经典产品FlexPorter·大力士DO与新品FlexLifter自动对接,完成物料出入库与上下架作业,实现 立体货架灵活存取 ;解耦后,FlexPorter·大力士DO可以独立完成线边物料搬运,将货物搬运至集配区。同时,炬星科技在仓储物流领域的拿手好戏——人机配合拣选作业也被集成至这一解决方案中,实现从入库到拣选出库的全流程自动化,有望成为炬星科技未来在仓储物流、智能制造领域的“招牌方案”。
FlexPorter·大力士DO与新品Fl exLifter对接
“AMR的主要特征就是特别灵活多变,它会针对每个场景改变自身作业任务。如果不做更加深入的集成的话,AMR对目前工业自动化/先进制造的进程是没有特别大的帮助的,”蒋超说,“AMR在硬件制造层面的差别已经不大了,目前核心问题一个是如何做好软件,另一个是如何利用软件做好集成。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,AMR才能在高端制造等领域发挥作用。”
用技术降低经济运行成本
打造安全、稳定、可靠的物流基础设施
在今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物流是实体经济的‘筋络’,联接生产和消费、内贸和外贸,必须有效降低全社物流成本,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,提高经济运行效率。”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,不论是大物流还是内部物流,最好的状态就是让大众“看不到”。
移动机器人在智能制造时代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,AI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对于提高各类物流场景的安全性、稳定性和降本增效大有裨益。但为了创新而创新,只顾吸引资本眼球却难以普及应用的“新奇特”注定会被市场抛弃。
蒋超在谈及对于物流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时表示:物流技术上的创新,既要满足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匹配,也要满足成本上的匹配。炬星科技之所以注重AMR连续集成能力,是因为希望能在内部物流领域充分发挥AMR的功能,让移动机器人从“阳春白雪的新东西”变成“安全、可靠、稳定的普惠基础设施”,以此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的号召,从物流领域助力降低经济运行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