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视缺口
信息化与数字化阶段实现的是对事实的记录,记录过往的每个节点和单据信息,再将数据从线下搬到线上。在该阶段,对冷链产品的温度维稳、冷库的利用率提升、冷藏车的配送效率、冷链运输安全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。
但冷链产业要从数字化走到智能化阶段既要求企业掌握互联网、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技术,对冷链物流流通中的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,还要打通生产商、供应商、销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,实现冷链物流各环节的降本增效。
一直以来,区域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困扰着整个冷链行业。在运输上,车辆从山东到上海,运价处于高位,但从上海到山东,由于运价处于低位,调车十分困难。车辆与货物的信息匹配,考验的不是某家企业,而是整个行业协调能力。虽然也逐渐开始出现一些地域性的车货信息匹配平台,但并不能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利用。
资源不平衡的不只有冷链运输。从田间地头的冷库到产地的销库,体量已经逐渐充盈,保鲜技术的升级,让产品的货架期越来越长。但信息不打通,就无法合理做到各个环节数据公开透明,上到种植养殖,下到销地订单,固步自封。如果产地了解销地的需求,销地清楚产地的产量,供需关系就可以得到平衡,稳定物价,减少食材的损耗。
在技术上,国家政策一向持支持态度,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进一步推动冷链设施数字化的改造,推动冷链物流全流程、全要素数字化的进程,构建全国性、多层级的数字冷链网络。同时,完善专业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,发挥数字化方式强化信息采集、交互服务作用,为冷链干线运输、分拨配送、仓储服务、冷藏加工等业务一体化运作提供平台组织支撑。
此外,更需要企业开放共享与协同。笔者认为,技术的问题不难解决,意识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。腰部以上的企业承担的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使命,有引领行业走向的责任和义务,只有这些企业到达了更高的高度,才能让腰部以下的企业看到正确的方向。只有他们意识到信息开放,共享的重要性,才能带领行业突破信息不对等、信息孤岛的壁垒,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。
开放共享
“柔性”是冷链供应链十分重要的关键词。对于冷链运输来说,柔性可能更多的意味着能够满足客户的体量和批次,从原来的一周一班、两班,变成现在的日配,这就体现了所谓的“柔性”。目前C端市场,无论是一单货物还是一批货物,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送达,反推B端市场,小批量多频次的需求相同,但行业没有那么开放,尤其是在基础建设还没有完全建好的情况下,想要每天从上海发到云南很好满足,但未必能够每天都能从西藏发到上海,只有基建完善,形成生态系统,才能满足柔性化的前提,否则即使做到了柔性,这部分的高成本也会转嫁到消费者和企业身上,如果消费者不买单,企业就很难发展下去。
协同推进
目前也有很多企业已经配备了全国的网络,但覆盖的深度、网点的密集程度、配送的能力都各不相同。而当国家主干网络建立起来,就会重构整个行业,在各个企业的协同之下,打造一张真正的全国性质的网络,真正降低全行业的成本。
在“四横四纵”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中,“四横”是指北部、鲁陕藏、长江、南部四大通道,“四纵”指西部、二广、京鄂闽、东部沿海四大通道。通过“四横四纵”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,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。除了主干网络的建立,中国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曾介绍称,针对解决中国农产品生产、消费相对分散与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之间的矛盾,《“十四五”冷链物流发展规划》创新性地提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。包括在产地,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,推广“移动冷库+集配中心(物流园区)”等新模式,提高产地冷链设施利用效率和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;在城市,建设一批销地冷链集配中心,集成整合流通加工、区域分拨、城市配送等功能,优化城市冷链设施布局。
通过各方协同推进,我国将有效推动冷链物流形成网络规模经济效应,拓展冷链物流服务网络,促进冷链物流提质增效降本,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,支撑城乡居民消费升级。
因此,在笔者看来,企业应该跟随市场和行业的变化顺势而为,然后砥砺前行。在主干网络和区域核心的基础上,提升配送频次,远离核心区域的地方也能增加配送频次。
基建完善带动的不只是信息的透明与供应链的柔性化,也能更灵活地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。物流的基础就是基建。商流推动物流发展,物流促进商业革新,二者相辅相成,携手共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