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冬时节,南丹县城关镇中平村、拉易村的250亩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,一颗颗生菜长势喜人,几十位务工人员忙碌地穿梭其间,采摘、装筐、搬运……装好车后,这些蔬菜将踏上出山之旅,经过8个多小时的车程,抵达700多公里外的广东省广州市,进入大中型商业超市。部分蔬菜在地头装上冷链物流车后,到深圳市进行报关,直接出口香港、澳门。
基地种植的生菜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吃香,得益于公司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产品收购,全力确保产品质量。
目前,南丹已建设3个供深供港蔬菜基地,总面积达1150亩。无独有偶。南丹巴平米也成功赢得了广州市民的青睐。南丹巴平米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以及绿色食品、富硒农产品、有机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等认证,入选全国农业文化遗产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、广西农业品牌目录。优质的品牌,软糯的口感,获得了广州市民的认可。今年,南丹巴平米种植总面积5万亩,总产量达2.75万吨,产值达1.38亿元。
从山区到湾区,这些优质农产品不仅丰富了粤港澳消费者的“菜篮子”,还成为山区群众致富的“法宝”。
在罗富镇的结球生菜种植基地,当地村民王丹慧动作娴熟地打包生菜。每天,像王丹慧一样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有40多人。
“我们一天有100块工钱,可以改善一下生活。” 王丹慧说,基地种植的蔬菜长势好、不愁卖,务工收入有保障。基地离家不远,随时可以回去照顾老人、小孩,非常方便。
南丹生态环境优异,生物资源丰富多样,孕育了各种优质的土特产。过去,因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、与市场衔接度不够、销售渠道不宽等原因,“提篮小卖”成为各地蔬菜的主要销售方式。
近年来,南丹县制定下发了稳粮食兴乡村攻坚战等工作方案,明确蔬菜生产目标任务,组织各乡镇全力抓好蔬菜生产工作。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前三季度,全县共有规模以上蔬菜基地33个,订单蔬菜面积达1600亩。另外,出台《南丹县2022-2025年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奖补办法》,通过政府奖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壮大,对相对连片规模种植蔬菜1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500元。前三季度,全县蔬菜产量达21.66万吨,同比增长5.3%;促进农民增收4500万元。
粤桂协作持续走深走实,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南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超级大市场及品牌淬炼炉。
对标“湾区标准”,倒逼南丹建立健全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的生产标准、加工标准、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,推动了农产品的标准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生产。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告别“提篮小卖”,走进了大湾区市场。
为推动更多农产品“走出去”,南丹充分利用广交会、广博会、农民丰收节、美食节、招商会等活动,组织企业积极参加,设置展销摊位,大力推广农特产品。12月中旬,2024年“桂字号”农产品河池市南丹县产销对接(广州市)活动在广州举办,南丹六龙茶、南丹巴平米、南丹山葡萄酒、南丹山茶油及山茶精加工日用品、南丹脆柿、南丹脐橙、南丹脆蜜金桔等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对接洽谈、体验购物,现场签订5个产销合作项目,签约意向金额达5800万元。